首页> 资讯中心> 三能聚力,共探幼儿体育发展新路径——记区幼儿园学科教研暨广州学前教育体育中心组“微视导”活动
2025年3月20日上午,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2024学年第二学期幼儿园学科教研暨广州学前教育体育中心组“微视导”活动在南沙区湾区实验幼儿园顺利举行。活动由区教研院和市学科中心组联合主办,由广州市幼儿园朱心黎名教师工作室、南沙区陈维妃名园长工作室承办,来自全市6区的园长、教师以及工作室成员约140人参加了活动。
一、情境赋能,玩转体能
活动伊始,来自南沙区湾区实验幼儿园的曾灼坚、南沙区珠江街道中心幼儿园的潘家斌以及白云区竹料幼儿园的贺美和三位教师,聚焦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先后展示了《拯救喜羊羊》《运输大队》《如意金箍棒》三个大班体育教学活动。三个教学活动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大班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在实施上体现了该学段体育教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和活动化的“三化”特点。三位教师结合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构建阶梯式的活动目标,创设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展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以及力量和耐力。
二、专家赋能,精研提质
越秀区人民北路幼儿园邓伟副园长,以《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为题,结合哈罗动作技术领域分类理论,聚焦幼儿体育教学中目标设定、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三大核心问题,详细讲解了幼儿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
广州市第一商业职工幼儿园潘颖斌园长、天河第二实验幼儿园董思园长分别对活动进行了点评。他们一致认为三个教学活动在设计游戏化、实施进阶性以及关注学习发展整体性方面做得很好,同时也对活动提出了优化建议。潘颖斌园长指出,教师要能区分常规体育活动和研讨体育活动的差异,确保日常体育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董思园长认为,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时,既要考虑活动的趣味性,也要基于集体教学的定位及实现问题,将集体教学置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游戏共同组成的经验体系中,区分“生活和游戏”以及“集体教学”两类经验。
三、联动赋能,共享成长
活动最后,南沙区学前教育教研员朱心黎老师对来自全市各区的园长老师表示感谢,并从三方面对活动进行了概括总结。
一是在活动组织上立足教育协同发展,凸显联动效能,构建了“市级学科引领+区级教研支撑+园所实践落地”的立体化教研网络;二是在活动内容上聚焦教师专业成长,深化研训一体,通过“案例展示+专家解析+多维点评”的研训模式,突出“理论-实践-反思”闭环培养体系,搭建了从理念更新到行为转化的成长阶梯;三是在活动的影响上突出区域示范辐射,构建共享平台。活动汇聚了六区优质园所及市区两级名师工作室力量,打造了区域教研共同体。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通过多层级联动、多维度研讨,为幼儿体育教学活动注入了新动能,是南沙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是市区两级教研机构突破区域边界全域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
撰稿:南沙区湾区实验幼儿园
编辑:刘籴
复核:薛建辉、梁锡明
审定:胡志桥
投稿邮箱:nanshajiaoyan@126.com
通讯地址:广州市南沙区环市大道西117号
(本文由“南沙教研”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
指导单位: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
主办单位: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服务热线:4000380120
粤ICP备14093666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1748号